登录   |   注册欢迎来到药链圈平台!
资讯
我要注册会员登录
帐号:
密码:
忘记密码?
热点新闻
首页-资讯 - 权威视点 -  权威视点
“药给力”遭遇重挫背后:医药电商需要什么样的市场环境?
发布日期:2016-05-23  发布机构: 阅读数量:1206

  药给力“1小时送药”业务暂停风波,说到底还是中国医药市场环境的问题。中国从业者艳羡美国电商平台的蓬勃发展的同时,苦等政策破题和药品市场新秩序形成。

  5月19日,医药行业最热门的新闻主角就属创业企业“药给力”,一天之内经历一波三折。今天早些时候,微信公众号“佳星说”发文称,“药给力”1小时送药的业务暂停。据业内人士介绍,文章的发布者为药给力市场总监,也是该公司的创始团队成员。

  药给力成立于2015年初,是近年来医药行业O2O知名创业项目之一。其业务模式为消费者通过APP下单,药给力团队在1小时内送药上门。

  药给力的另一负责人任斌同一天在朋友圈发布更正消息称,“药给力并非完全暂停,而是缩小区域,调整为内涵式发展”;“业务规模大幅度减小,还是不可避免的”。

  2014年以来,业界盛传网售处方药放开,创业者大受鼓舞。医院将电子化处方发送到医药电商平台或者药店;患者直接到药店,提取药店备好的药品,或者干脆回家坐等快递送货上门。中国药品消费2014年已然超过万亿,场景模拟让这一蛋糕显得无比诱人。

  因此,投资者不仅关注天猫医药馆、京东到家等医药电商大平台,也关注从药店到家的“最后一公里的电商平台”。最近两年,主打“1小时送药”概念的医药电商为数不少,药给力就是其中的明星企业。

  虽然药给力并非完全停止业务,但也显示出公司发展遭遇严重瓶颈。有业内人士指出,“近一段时间以来行业内医药电商、移动医疗融资异常艰难,投资人越来越挑剔,甚至形成羊群效应”

  “药给力”模式在中国遭遇尴尬之时,美国的医药电商环境却在2016年上半年出现新的变化。美国市场药品消费者,对于“药给力”模式似乎越来越友好。

  2016年上半年,因为奥巴马医改的力推,美国电子处方应用越来越广。由于电子处方的普及,患者在家庭医生或者专科医生处完成就诊,电子处方直接发送药店,患者看完病回家在社区附近的药店拿药即可,非常便捷。

  此外,美国的医药、非医药零售业巨头近年来纷纷主动拥抱电商。沃尔玛和Kroger等零售企业,都在进一步推进在线订单业务,扩张线下门店的自提服务。零售业巨头试图利用自己遍布社区的实体店作为一种战略优势,与大型电商平台抗衡。

  2016年4月中下旬,美国零售药店巨头CVS宣布,将联合初创电商平台Curbside推出便捷的消费者自提服务。而且,CVS称旗下所有门店将在年底前普及这一新的服务。

  如果这一设想落地,消费者未来可以通过Curbside下订单购买非处方药、保健品,甚至其他商品;或者药店配好医生电子处方上的药品,通过Curbside告知患者;患者自行到药店和超市自取商品。这一模式的优势在于,消费者在药店、超市停车场或者固定提货点,就可以接收自己在Curbside订单上的商品,然后离开,整个过程简单快捷。

  除了网络药品邮购服务以外,美国医药电商的形式越来越多元化。事实上,美国仅网络药品邮购已经占据药品市场规模的20%到30%,新的医药模式也在成长。

  美国医药电商环境趋好,与其医药市场格局密切相关。

  第一,美国医药消费的主渠道是药店,而不是医院。美国的医院主要接受手术患者和急诊患者,医院药房也主要提供手术用药和急诊用药。美国大量普通门诊和简易手术在数量众多的诊所发生,有的诊所也不提供药品,患者习惯在药店拿药。因此,电子处方流转的引入和初创企业的便捷服务,在美国能够让患者更便利地消费药品。

  第二,美国药店行业集中度非常高,CVS、沃尔格林(Walgreen)、Rite Aid等大型连锁药店已能够解决大部分美国人吃药的问题,医保支付体系也很顺畅。而且,美国连锁药店布点非常细密,不同品牌甚至比邻开店,给消费者提供了巨大的便利。

  由于线下连锁药店占有强势地位,美国的网络药店和医药电商平台一旦成长起来,常常也会被大型连锁药店并购,获得大型企业扶持,借鉴其服务改进自身提供给消费者的服务。业界人士曾向美国媒体透露,CVS已通过投资持有Curbside的股份。

  药给力等初创企业在中国,恰恰缺少类似的市场环境。首先,中国零售药店市场集中度差,多小散乱局面持续多年,部分甚至出现劣质化的倾向,医保部门并不信任药店,消费者信任也难以建立。

  第三,药店弱势,医院渠道持续多年走强,一直是药品销售的主渠道。2013年,中国处方药市场总规模为9521亿元,非处方药市场规模为1783亿元。其中,医院渠道独占处方药94%的销量;药店占据主导优势的非处方药市场规模偏小,还被医院分走很大一块。

  医药电商和电子处方流转在美国医药市场逐渐站稳脚跟,成长可谓稳健。但是,中国医院已经基本锁定药品消费需求,弱势的零售药店自然无力扶持初创企业。更为糟糕的是,这些萌芽状态的企业在中国还被赋予太多的责任,“破除行业格局”,“引领医改趋势”,实际上是医药电商无法承受的责任。

  市场格局和患者习惯的相辅相成,注定处方外流、医药电商在中国落地之路并不平坦。药给力业务暂停风波,说到底还是市场环境的问题。中国从业者艳羡美国电商平台的蓬勃发展的同时,苦等政策破题和药品市场新秩序形成,估计还将持续相当长一段时间。

12条评论网友评论
还可以输入500
全部评论
 友情链接
 合作单位

关注药链圈微信平台
客服热线 010-60315260   广告垂询 010-60315260    运营机构:盈时代供应链管理
举报热线:18500294029     地址:北京市房山区良乡开发区金光南街2号北楼301室    邮编:102401    Email: cmsu01@163.com    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
京ICP备2022029486号    京公网安备 11011102001848号
关于我们   |   服务内容   |   人才招聘   |   诚挚征稿   |   联系方式   |   加入收藏